罐體外包橡塑鐵皮保溫施工是工業(yè)領域中常見的隔熱工程,通過在罐體表面包裹橡塑保溫材料和鐵皮防護層,實現(xiàn)節(jié)能降耗、防凍防凝、保護設備及改善工作環(huán)境等目的。以下從材料特性、施工流程、關鍵技術要點及質量控制等方面進行系統(tǒng)介紹:
一、材料特性與選型原則
1. 橡塑保溫材料
核心性能:
導熱系數低:優(yōu)質橡塑材料導熱系數≤0.034W/(m·K),有效減少熱量損失。
閉孔結構:獨立氣泡率≥98%,防潮性能優(yōu)異,避免凝露腐蝕罐體。
阻燃性:符合B1級(難燃)或B2級(可燃)標準,滿足消防安全要求。
彈性與柔韌性:可適應罐體曲面變形,減少接縫開裂風險。
選型依據:
溫度范圍:根據罐內介質溫度選擇耐溫等級(如-50℃~105℃)。
厚度計算:依據《工業(yè)設備及管道絕熱工程設計規(guī)范》(GB 50264),通過熱平衡計算確定保溫層厚度(通常20~100mm)。
環(huán)保要求:優(yōu)先選用無鹵、低煙、無毒的環(huán)保型橡塑材料。
2. 鐵皮防護層
材料類型:
鍍鋅鋼板:耐腐蝕性強,適用于潮濕環(huán)境,厚度0.5~1.0mm。
鋁合金板:質量輕、易加工,但成本較高,厚度0.8~1.2mm。
不銹鋼板:用于高腐蝕性介質罐體,厚度0.6~1.5mm。
功能要求:
機械保護:防止橡塑層被外力破壞(如碰撞、踩踏)。
防水防曬:延長橡塑材料使用壽命,減少紫外線老化。
美觀性:表面平整、色澤均勻,符合工業(yè)美學標準。
二、罐體外包橡塑鐵皮保溫施工流程與操作規(guī)范
1. 施工前準備
罐體檢查:
清除罐體表面油污、銹蝕、焊渣等雜質,確保基層平整度誤差≤5mm/m²。
對凹凸不平處采用水泥砂漿或環(huán)氧樹脂修補,干燥后打磨至Ra≤6.3μm。
材料驗收:
檢查橡塑材料密度、厚度、阻燃性等參數是否符合設計要求。
確認鐵皮材質、厚度及鍍鋅層質量(鍍鋅量≥120g/m²)。
工具準備:
專用工具:橡塑切割刀、鐵皮剪、咬口機、折邊機、電焊機等。
輔助材料:保溫釘、膠水、密封膠、防銹漆、自攻螺絲等。
2. 橡塑保溫層施工
切割與拼接:
根據罐體尺寸裁剪橡塑板,接縫處采用45°斜坡對接,減少熱橋效應。
曲面部位(如封頭)采用“蝦米彎”拼接法,確保貼合緊密。
固定方式:
保溫釘固定:間距300~500mm,釘入深度≥20mm,外露部分涂防銹漆。
膠水粘接:選用與橡塑材料兼容的專用膠水,涂刷均勻后壓合5~10秒。
接縫處理:
用專用膠帶密封接縫,寬度≥50mm,確保無縫隙。
對垂直罐體,接縫應從上至下排列,避免雨水滲入。
3. 鐵皮防護層安裝
下料與成型:
根據罐體周長和高度計算鐵皮尺寸,預留50~100mm搭接余量。
采用咬口機或折邊機加工鐵皮邊緣,形成“Z”形或“S”形搭接結構。
固定與密封:
自攻螺絲固定:間距150~200mm,螺絲頭涂密封膠防止銹蝕。
鉚接固定:適用于厚鐵皮或振動環(huán)境,鉚釘間距≤100mm。
接縫密封:搭接處填充密封膠,外層用鋁箔膠帶或不銹鋼帶加固。
特殊部位處理:
支座與管道穿出處:采用可拆卸式鐵皮罩,預留膨脹間隙(≥10mm)。
人孔與儀表接口:切割鐵皮時預留操作空間,邊緣用橡膠墊密封。